评审程序:
个人申报:申报人务必先通过网上进行申报,经市高评委办公室审核通过后,再到现场提交纸质申报材料。
单位审核:用人单位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和时效性,对提交的电子材料与原件进行核对,在系统中填写单位综合评价意见。申报材料应在单位相对固定的公开位置摆放,以方便查验。公示结束后,单位人事(职称)管理部门如实填写相关表格,并在规定的职称申报材料上签名、加具审核意见和公章。
评审公示: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登录 “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” 自行下载打印本人证书。
申报材料问题
材料不齐全:缺少关键材料,如业绩成果证明、论文、继续教育证书等,或未按要求提供完整的证明材料,导致评审委员会无法了解申报人的专业能力和业绩。
材料真实性存疑:申报材料存在虚假内容,如伪造学历证书、工作经历、业绩成果等,一旦发现,将直接导致评审不通过,且可能面临相应的处罚。
材料质量不高:论文质量不佳,如内容缺乏创新性、学术水平低、逻辑不清晰、抄袭率超标等;业绩成果材料不能充分证明申报人的专业能力和贡献,或材料整理混乱,难以体现申报人的优势和亮点。
收集整理相关材料
项目材料
包括参与或主持的项目合同、项目立项书、项目验收报告等。如果项目获得过相关奖项,如科技进步奖、项目奖等,获奖证书也是重要的证明材料。
详细说明在项目中担任的角色和所承担的具体工作,突出自己的贡献和价值。例如,在技术研发项目中,负责关键技术的攻关,解决了技术难题,可详细描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效果。
学术成果
发表的专业论文、著作等。论文要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,且内容与申报专业相关。著作需是公开出版发行的,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。
如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、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成果,相关的标准文本、专利证书等材料也应一并整理。例如,参与制定了某项行业技术标准,可提供标准制定的相关文件,说明自己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和具体贡献。
工作成果
工作中取得的突出业绩,如完成的重要任务、实现的业务增长、获得的客户好评等。可以用具体的数据、指标来量化成果,如销售额增长了多少、产品质量提升了几个百分点等。
获得的各类荣誉称号,如员工、先进工作者等,以及与工作相关的行业内认可的奖项,如行业技能大赛获奖证书等,都能体现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业绩。
审核与完善
完成材料准备后,要认真审核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检查材料中的数据是否准确无误,文字表述是否清晰、准确,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。同时,也可以请同事、领导或专业人士帮忙审核,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,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。